2008年9月7日出版的 “Nature Materials” 上发表了我室郑兰荪院士研究团队、谢素原教授课题组的论文 “Two Ih-symmetry-breaking C60 isomers stabilized by chlorination”。 “Nature Materials” 于2002年创刊,是 Nature 旗下第一个以材料科学为重点的学术期刊,内容覆盖材料科学研究的多个方面,发表来自众多领域的材料科学家兴趣的优秀研究论文,其影响因子2007年为19.782
。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富勒烯的研究始终是针对Ih-C60这一人们熟知的完美对称结构展开,科学界和教育界也早已习惯于以C60这一分子式来代表Ih-C60,而错误地忽略了C60家族的其它成员。虽然拓扑学上C60可能存在1812种异构体,然而20多年过去了,有关C60异构体的合成仍未取得进展。该研究采用引入氯原子稳定碳笼上相邻五元环上的共边的活泼碳原子的方法,分离得到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鉴定表征了C60的另外两种具有C2v和Cs对称性的异构体(C2v-C60和Cs-C60),同时还研究了C2v-C60的位置选择性反应规律,揭开了C60异构体的
研究序幕,为拓展富勒烯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
这些C60异构体的捕获与结构表征,不仅改变了人们对C60家族的认识,也为认识C60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关于富勒烯的形成机理,至今仍未明了,科学界曾经在十多年前提出了C60的形成经历了Stone-Wales(SW)异构化过程的推测,但始终缺乏实验证据。而该
研究捕获的C2v-C60和Cs-C60与人们熟知的、最稳定的Ih-C60之间仅分别经历了一次和两次SW转化,是能量最接近Ih-C60的系列异构体。因
此,如果C60的形成经历异构化过程,该研究所捕获的这两个C60的异构体,是这一过程中必经的、也是最接近Ih-C60的最后两步。
谢素原教授是我室的优秀中青年教授,他于2005年获得国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并承担过多项国家基金。今年,谢素原教授还在“Angewandte Chemie” 期刊上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谢素原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富勒烯等团簇的形成机理。
|